技興國茶丨世界茶源大葉香,科學傳承味堪夸!
茶被國人發現利用以逾千載,對于茶葉種植方式、品飲技藝、保健功效、精神內涵等方面做了深入的探索和貢獻,尤其是在“茶葉制作”方面,創造茶類之豐富、技術之精湛更是冠絕寰宇。
縱觀茶葉加工的發展過程,從制茶起源時期到制茶變革時期、再制茶發展時期,至今制茶機械化時期,每一代的茶人,都在孜孜不倦的專研技藝,以“大國工匠”之初心,努力把每一片茶葉最極致的味道呈現出來,以此來證明“制茶人”這一殊榮!
![]() |
![]() |
作為世界茶樹原產地的云南,茶樹資源豐富,歷史名茶層出不窮,大葉種茶的獨特屬性,使得茶人們創造出了普洱茶、滇紅茶等形美味佳的茶品,時至今日,如何科學地理解茶和茶葉加工,傳承優秀的制茶技藝已成為時代的命題。
往期學員風采
2022年11月29日,“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制茶技藝再次被國人所關注。藉此東風,我所開設制茶師培訓班,誠邀廣大從業者及愛茶人事,系統的學習茶葉加工基礎知識,科學的開展加工技術創新,幫助從業者解決茶葉加工中出現的工藝缺陷、技術難點和審評難題,進一步為“千億云茶”產業健康發展培養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現就制茶師培訓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一、茶葉加工工(中級/四級)
(一)申報條件:符合其一即可申報
(1)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五級/初級工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后,累計從事本職業工作4年(含)以上;
(2)累計從事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工作6年(含)以上;
(3)取得技工學校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畢業證書(含尚未取得畢業證書的在校應屆畢業生);或取得經評估論證、以中級技能為培養目標的中等及以上職業學校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畢業證書(含尚未取得畢業證書的在校應屆畢業生)。
(二)課程內容
《職業道德》、《茶葉基礎知識》、《茶葉加工基礎技能》、《普洱茶初制加工》、《滇紅茶初制加工》、《茶葉加工與感官審評》、《茶園規劃與管理》等。
(三)名額限40人,根據報名先后額滿為止。
二、報名須知
(一)報名需交材料及地點
1、即日起可聯系通知內老師報名,4月25日截止。
2、材料需交:申請表、身份證掃描件(復印件)、白/藍底電子版正規照、工作證明、畢業證掃描件、相關資格證書掃描件(復印件)。
3、報名及培訓地點:勐??h勐海鎮曼真村景囡街2號·云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茶經濟與茶文化研究中心辦公室。
(二)培訓時間
1、茶葉加工工(中級/四級)培訓班:2023年5月8日—5月12日,共5天。
(三)收費標準
中級茶葉加工工2680元/人(食宿自理);凡在我校參加培訓取證的老學員或與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有合作關系的企事業單位在職職工、學生、教師、軍人、醫生可憑相關證件報名可享8折優惠。
(四)報名流程
(1)將填寫好的培訓評價申請表(附后)傳至34000260@qq.com郵箱,經資格審查通過后,繳納培訓費,款到即報名成功。
(2)匯款賬戶信息:匯款備注“姓名+5月制茶”,學費一經轉入賬戶原則上不予退回,如特殊情況,可調整到下一期參加學習。
賬戶名:西雙版納茶科所職業培訓學校有限公司
開戶行: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勐海支行
賬 號:2509027509200090316
(五)聯系方式:微信同步
陳老師:13578110099馬老師:13578160179
羅老師:13887939193楊老師:13578105969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西雙版納茶科所職業培訓學校
2023年3月7日
學 校 簡 介
西雙版納茶科所職業培訓學校,于2003年經云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廳辦〔2003〕333號批復文件批準成立,位于勐??h城郊省茶葉研究所內。2020年7月,學校獲得云南省首批“社會技能等級評價組織”資質。學校依托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基礎設施、師資力量及科技影響力開展培訓工作,具有強大的師資團隊,具備較強的專業和教學水平。
始建于1938年的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一直致力于大葉種茶加工的研究,經過近八十年的發展,已成為云南省茶葉科技創新的研發中心、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服務的中堅力量、支撐云茶產業發展的主力軍。
先后研制開發了“云海白毫”、“含笑吐三香”、“佛香茶”、“版納曲茗”、“版納銀鋒”、“版納云奇茶”、“云海銀梭”、“滇紅金針”、“滇紅香曲”、“金玉緣”、“云紅蟠毫”、“云紅峰毫”、“云紅丹霞”、“紫云紅”、“云茶牌茶膏”、“云茶牌茶粉”等10多個國家級、省部級名優茶產品。其中“滇紅金針”開創了應用機械加工生產毛尖型、“滇紅香曲”開創了應用機械加工生產卷曲型名優紅茶的先例。
《槽式殺青機、手搖滾切式采茶機研究》、《大葉種紅碎茶加工成套設備工藝研究》、《云南白毫名茶研制》、《6C~WI往復式連續揉捻機研制》、《云南大葉茶以茶多酚為主的綜合利用研究-茶多酚提取工藝研究》、《云南名優綠茶加工工藝研究及開發》、《云南普洱茶化學成分及質量標準研究》等研究,先后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勵,在茶葉加工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科研和教學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