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園冬季管護技術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西雙版納綜合試驗站
茶園冬季管護是一項重要的茶葉生產技術措施,它直接關系到翌年茶葉的品質、產量及效益。加強茶園冬季養護和管理可以明顯提高來年春茶的產量品質,增加構成茶葉色、香、味的生化成分,增加浸泡次數。同時,還可提早上市,提高經濟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F將茶園冬季管護技術介紹如下:
一、修剪去除茶樹弱枝、枯枝和病蟲枝葉,減少茶樹病蟲害越冬蟲口和菌源基數,增加茶園有機質,減少茶樹病蟲害為害。茶季結束后 ,結合茶樹修剪 ,除去茶樹趴地枝、徒長枝、弱枝、枯枝、雞爪枝、花果枝和茶梢蛾、茶小卷葉蛾、茶白星病、茶餅病等病蟲枝葉,修剪時隨手將病蟲枝葉及茶樹根莖部的雜草落葉等收集起來帶離茶園銷毀或者攤放于茶行空地暴曬,做到清棵亮兜,中耕施肥時挖坑深埋在茶行中讓其腐爛減少茶樹病蟲害越冬蟲口和菌源基數,并轉化為有機質供給茶樹營養,以促進次年茶樹新稍萌發生長和降低茶樹病蟲害危害;
修剪徒長枝及趴地枝
一、刈除雜草,修剪覆蔭樹樹枝,增加茶園通風透光性,提高茶樹抗逆性。由于茶園多分布于陡坡山林,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較為泡松,土壤翻耕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山體滑坡。因此,不能使用鋤頭翻耕和鏟除雜草,而應采用人工用釤刀或剪草機刈除雜草,并將刈除的雜草鋪在茶樹根部,腐爛后增加土壤有機質,同時對覆蔭樹的樹枝進行適當修剪,減少覆蔭樹對茶園的郁閉度,增加茶園通風透光能力,提高茶樹抗寒、抗旱和抗病蟲能力;
釤草機刈除雜草
三 、合理耕鋤,改善土壤性狀,破壞茶樹病蟲害棲息場所。耕鋤能夠改進土壤狀況,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有利于根系吸收養分,促進茶樹根系生長發育。通過土壤的耕鋤還可以起到殺蟲滅菌的作用,把地表的害蟲卵、蛹,有害的病菌翻到土壤下層,使之窒息而死,或者把下層土壤中的卵、蛹、病菌翻到土表上被日光曬死或凍死;
合理耕鋤
四、對裸露茶根進行鋪草培土,避免茶樹根部裸露受寒及病蟲害危害。對茶園進行全面細致觀察,對裸露的茶根進行鋪草培土至茶樹根部泥腳,鋪草材料可以選用玉米、薏仁秸稈和蒿枝、金光菊、飛薊草、大葉千斤拔、豬屎豆等雜草綠肥。陡坡茶園先采用竹笆或木板、木樁做圍籬,再鋪草埋肥培土,恢復茶行臺面,避免茶樹根部裸露受寒受凍及病蟲害侵害;
茶園鋪草
五、適當多施基肥和茶專用肥,為次年茶樹生長儲備充足的養分。施肥前先對茶園中耕一遍,挖土深度20-30厘米,以不傷茶根為宜,然后沿茶蓬邊緣滴水線開寬20厘米深30厘米的施肥溝深施,隨即覆土蓋肥。
一)有機茶園(含古茶園)冬季在茶樹根際部結合鋪草培土,基肥以經無害化處理后的農家有機肥為主,配合天然礦質磷、鉀肥(如:磷礦粉等)的施用,有條件的還可選用有機茶專用有機肥,一般每畝施腐熟農家肥(畜欄、糞、廄肥等1500~2500kg,或菜籽餅肥150 ~250kg,配合天然礦質磷、鉀肥25公斤/畝施用?;蚪浻袡C認證的商品有機肥、活性生物有機肥、有機葉面肥、微生物制劑等肥料,培肥土壤,增強茶樹越冬抗逆能力,為次年茶樹生長儲備充足的養分。
開溝施肥
二)無公害茶園基肥在冬季施入全部的有機肥、磷、鉀、鎂、微量元素肥料和占全年用量30%-40%的氮肥,基肥應選用氮、磷、鉀齊全的農家有機肥,每畝準備畜禽糞200公斤,加入油枯50公斤、鈣美磷肥50公斤拌勻發酵后使用,并結合深耕施用,施用深度在20-30厘米左右。不能單一施用化肥,否則容易造成土壤板結和酸化;
挖穴施肥
三)綠肥:采茶季結束之后,茶園中勞動時間少了,可以在茶園中種植紫花苜苕、鼠茅草、白花三葉草、大葉千斤拔等綠肥,茶園間作綠肥可覆蓋土壤,提高早春土壤的溫度和濕度,增強茶樹冬春干旱能力,且有利于茶樹新梢提早萌發,明顯提高茶樹的發芽密度和百芽質量,提高茶葉產量和品質。
紫娟茶園中套種黃豆
石硫合劑封園
七、冬季高海拔茶園要注意防凍,及時做好防寒防凍。①可進行行間鋪草,有利于提高土溫。行間用稻草、雜草等覆蓋,鋪蓋厚度一般在3cm至5cm。有條件的茶區也可用地膜覆蓋??商岣叩販乇E?、防寒防凍,確保茶樹安全越冬;②土壤灌溉:在寒潮到來時,通過土壤灌水可增加茶園空氣濕度,提高茶園土壤熱容量,減少土壤變溫幅度,減輕凍害對茶樹的損傷;③熏煙:降溫到4℃之前,在茶園空曠地區堆積濕潤的稻草、雜草枝葉等,作為熏煙堆,使之產生煙霧,人工造云,可抑制輻射降溫,防止霜凍。(審核:陳林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