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ye5pp"><video id="ye5pp"></video></th>

<label id="ye5pp"><address id="ye5pp"></address></label>

<th id="ye5pp"></th>
    1. <th id="ye5pp"></th>
      歡迎訪問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網站!
      今天是:
      技術推廣
      技術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白痣姹刺蛾的識別與綠色防控技術
      來源:茶葉所 作者:龍亞芹 發布時間:2021-11-01

      白痣姹刺蛾的識別與綠色防控技術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西雙版納綜合試驗站

      一、白痣姹刺蛾發生為害情況

      白痣姹刺蛾,又稱為茶透刺蛾、膠刺蛾、中點刺蛾,廣泛分布于云南、貴州、廣西、福建等茶區。該蟲食性雜,除為害茶葉外,還為害咖啡、柑橘、荔枝等。以幼蟲蠶食葉片造成為害,在云南茶園內,年發生34代,常年以第2和第3代蟲口發生較多,主要為害夏秋茶。近年來,該蟲在思茅區倚象鎮、南屏鎮、景洪市大渡崗鄉等茶園內發生為害較為嚴重,8月下旬,在思茅區倚象鎮茶園內調查發現,白痣姹刺蛾蟲口達711/平米,多為45齡幼蟲,102627日多為23齡幼蟲,蟲口達413/平米。調查發現,該蟲常以扁刺蛾、麗綠刺蛾及其它刺蛾混同發生為害,受害面積達上百畝,該蟲雖未對收獲經濟部位茶梢造成嚴重為害,但對農事操作及茶葉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應引起廣大茶農及生產者的重視。

      二、白痣姹刺蛾的識別與為害狀

      1. 為害癥狀

      初孵幼蟲在葉背咀食葉肉,留下上表皮形成枯黃透明斑。23齡幼蟲喜歡轉移取食,導致葉面枯斑分散且多。45齡幼蟲自葉尖葉緣蠶食,造成缺刻或留下上表皮,嚴重為害時只剩下葉柄。



      茶園及葉片受害狀

      2. 形態識別

      幼蟲13齡幼蟲黃白色或蠟黃色,前后兩端黃褐色,體被中央有1對黃褐色斑。45齡幼蟲淡藍色,無斑紋,老齡幼蟲橢圓形,體長1520mm,寬810mm,體上腹有一層微透明的膠蠟物。



      蛹繭:繭近圓形,淺褐色,長約8-12mm。蛹短圓,乳黃白色,后漸加深至褐色


      蛹及繭

      成蟲:體長11-17mm,雌雄異色。雄蛾灰褐色,觸角櫛形,前翅中室下方有一褐色近梯形斑,斑內側紅褐色,橫脈上有一黑點;腹背黑褐色,毛厚,腹面黃褐色。雌蛾黃褐色, 觸角線形,前翅中室下方褐斑較大,斑上方于中室內有一小黑斑,橫脈上黑點清晰。

      成蟲

      三、白痣姹刺蛾綠色防控措施

      1. 農業防治

      冬季修剪清除枝葉上蟲繭,結合清園,清除枯枝落葉,深埋滅繭;夏秋茶間,人工摘除帶蟲葉片并集中處理。

      2.物理防控

      成蟲羽化期使用殺蟲燈誘殺成蟲,降低蟲口基數。

      3. 生物防控

      結合扁刺蛾等其它害蟲的防治,在低齡幼蟲期噴施15000IU/mg 蘇云金桿菌水分散劑300500倍液;此外,注意保護利用自然天敵,如小繭蜂、姬蜂、病毒等,對該蟲有一定的制約作用。

      幼蟲被寄生蜂寄生



      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h ynscks@bn.yn.cninfo.net
      制作維護: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網絡信息中心主 管:云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
      掃一掃,加關注
      Copyright ? 2015 HLcis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10200352號-3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