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ye5pp"><video id="ye5pp"></video></th>

<label id="ye5pp"><address id="ye5pp"></address></label>

<th id="ye5pp"></th>
    1. <th id="ye5pp"></th>
      歡迎訪問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網站!
      今天是:
      技術推廣
      技術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打不死的三角苞”害蟲——茶細蛾的識別與綠色防控技術
      來源:茶葉所 作者:龍亞芹 發布時間:2021-10-26

      “打不死的三角苞”害蟲——茶細蛾的識別與綠色防控技術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西雙版納綜合試驗站

      一、茶細蛾的發生為害情況

      茶細蛾,是又名三角苞卷葉蛾,廣泛分布于云南各茶區,屬于云南茶區常發性害蟲,年發生78代,以繭和蛹在茶樹中、下部老葉上越冬,第12代發生較為整齊,以后世代重疊,4月上旬~11月下旬均可見幼蟲為害,以夏秋茶為害最為嚴重。該蟲適宜于2025℃,相對濕潤的條件下發生,在景洪、思茅等茶區7月中旬~11月下旬危害尤為嚴重。根據20219月上旬~10月中旬調查結果,在思茅、鳳慶、景洪等部分茶園內蟲口達17155/平米茶行,平均達52/平米。

      茶細蛾常被茶農稱為“打不死的三角苞”害蟲,主要來源于該蟲的取食為害特點,12齡幼蟲潛葉為害、34齡卷邊為害,4齡后幼蟲將葉尖向葉背卷結成三角苞,居于苞內取食為害。前兩個為害期往往不易被察覺到,而三角苞時期為害癥狀明顯,該時期用藥,蟲匿居于苞內難以接觸到藥液,因此被稱為“打不死”的害蟲。該蟲主要危害收獲經濟部位嫩梢,并將其糞便積留在苞內,嚴重影響茶葉產量和品質。


      茶細蛾為害情況

      二、茶細蛾的識別與為害狀

      1. 為害癥狀

      以幼蟲在嫩葉上潛葉、卷邊和卷苞為害,將葉尖向葉背面卷結成三角形蟲苞,轉移他葉時則另行卷苞取食,居于苞內取食葉肉,殘留上表皮形成枯黃透明,并將糞便積留苞內,嚴重污染鮮葉,采摘鮮葉中混有3%以上蟲苞,茶葉品質明顯下降。



      茶細蛾為害癥狀

      2. 茶細蛾的識別

      卵:卵扁平橢圓,長約0.30.5 mm,無色透明,具水滴狀光澤,近孵化時呈乳白色渾濁狀。

      幼蟲:乳白色,半透明,體具白色短毛。共5齡,15齡體長依次為約1mm、1.52.0 mm、2.54.0 mm、5.06.0 mm8.010.0 mm。3齡以下幼蟲體略扁平,頭小,胸腹部寬大,向后漸細;高齡幼蟲體圓筒形,能透見深綠色至紫黑色的消化物,體上生有白色細毛;老熟幼蟲身體短而粗,黃而不透。

      繭和蛹:繭細長橢圓形,灰白色,長約710mm,寬約1.52 mm,繭表面自中間沿縱向有老熟幼蟲排泄物形成的棕褐色線狀紋;繭外有一層橫向的白色絲網拉住葉面起保護作用。蛹:圓筒形,長約56 mm,頭頂呈三角形,背面淺棕色,腹面及翅芽淡黃色。

      成蟲:體細長,長46 mm,翅展1013 mm。頭、胸暗褐色,顏面批金黃色毛叢。觸角褐色絲狀,超過前翅。前翅褐色具暗斑,且帶紫色光澤,翅面中央有一金黃色三角形大斑塊直達前緣,后翅暗褐色,緣毛長,腹部腹面金黃色。



      茶細蛾幼蟲



      茶細蛾繭及蛹茶細蛾成蟲

      三、茶細蛾綠色防控技術

      1. 農業防治

      1)采摘滅蟲

      茶細蛾主要在嫩梢上為害,分批勤采茶,人工及時摘除潛葉期、卷邊葉和三角苞內幼蟲及卵,有效減低蟲口。

      人工采摘蟲苞

      2)適時修剪

      每年11月下旬~12月中旬進行修剪,石硫合劑封園,有效剪除越冬幼蟲和蛹,減少蟲口基數。

      2. 理化誘控

      1)燈光誘控

      茶細蛾成蟲具趨光性,成蟲高峰期用殺蟲燈誘殺成蟲,降低蟲口基數。

      2)性誘防控

      在成蟲羽化高峰期前利用茶細蛾性信息素誘捕器進行田間成蟲監測和防治,放置密度為34/畝,2月左右更換誘芯1次,粘蟲板視粘蟲情況及時更換。重點防治越冬代和第一、二代成蟲,壓低全年蟲口基數。



      3)色板誘殺

      在成蟲羽化高峰期前利用黃板進行田間成蟲監測和防治,懸掛密度為2025/畝,懸掛高度為色板下邊緣高于茶蓬5-15cm。

      3. 生物防控

      1)保護利用自然天敵

      茶細蛾自然天敵豐富,如寄生茶細蛾的天敵寄生蜂、繭蜂等,在7月中下旬后,寄生率可達2070%。

      寄生性天敵

      2)選用生物農藥防治

      當蟲口基數達8/平米以上時,在潛葉期、卷邊期前選擇7.5%魚藤酮乳油300500倍液,0.6%苦參堿水劑300500倍液,15000IU/mg 蘇云金桿菌水分散劑300500倍液,100億孢子/毫升短穩桿菌懸浮劑500800倍液,每毫升含800萬孢子的白僵菌稀釋液噴施。





      推薦使用的生物農藥


      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h ynscks@bn.yn.cninfo.net
      制作維護: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網絡信息中心主 管:云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
      掃一掃,加關注
      Copyright ? 2015 HLcis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10200352號-3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